首页

舔女s菊花

时间:2025-05-30 02:33:31 作者: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浏览量:82330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马帅莎 李仪)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18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此后,探测器太阳翼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白国龙 摄

  天问二号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小行星2016HO3是人类目前发现的地球准卫星之一。天问二号任务工程目标一是突破弱引力天体表面取样、高精度相对自主导航与控制、小推力转移轨道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二是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探测数据和珍贵样品。科学目标则聚焦于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多项物理参数,一是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轨道参数、自转参数、形状大小、热辐射特性等物理参数,开展轨道动力学研究;二是开展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形貌、物质组分、内部结构以及可能的喷发物等研究;三是开展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研究,测定样品物理性质、化学与矿物成分、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开展小行星和太阳系早期的形成与演化研究。

  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仅仅是天问二号任务漫长探测过程的“第一步”。天问二号任务技术难度大,工程风险高,共包含发射段、小行星转移段、小行星接近段、小行星交会段、小行星近距探测段、小行星采样段、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再入回收段、主带彗星转移段、主带彗星接近段、主带彗星交会段、主带彗星近距探测段等13个飞行阶段。其中,小行星探测和采样返回包括9个阶段,发射段顺利完成后,探测器进入小行星转移段,这一阶段将持续约1年,期间需实施深空机动、中途修正等操作,直至距离小行星约3万公里处。随后依次进入小行星接近段、交会段、近距探测段,在近距探测段按照“边飞边探、逐步逼近”原则,对小行星开展悬停、主动绕飞等探测,确定采样区后进入采样段。完成采样任务后,探测器将经历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在返回转移段接近地球,返回舱与主探测器分离,之后独自进入再入回收段,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成回收。此后,主探测器则继续飞行,前往主带彗星311P,开展后续探测任务。

  探测器上共配置了中视场彩色相机、多光谱相机、可见红外成像光谱仪、热辐射光谱仪、探测雷达、磁强计、带电粒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喷发物分析仪、窄视场导航敏感器、激光一体化导航敏感器、旋转衍射高光谱相机等11台科学设备。这些先进设备将助力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对小行星和主带彗星进行探测,获取科学数据。

白国龙 摄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78次发射。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我国高轨发射的主力火箭,也是我国宇航发射次数最多的火箭,此前已完成108次发射,曾执行过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等探月工程任务。为确保“长征三号乙火箭‘可靠、精准、准时’答卷”,跑好天问二号任务“第一棒”,设计人员历时2年完成了多轮设计迭代,同时满足了各方约束要求,实现火箭与探测器完美“交接班”。(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雷暴哮喘”病例激增,治沙蒿草应去应留?

天一阁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择在百年老戏台上演绎宁波走书,旨在让更多的观众有机会近距离了解这门比较“小众”的非遗,“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非遗之美的一次精彩展现,我们希望能激发更多人对非遗的兴趣与热爱,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完)

截至2023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85.8万人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厅,各式各样的太空种子被装在一排排贴有品种标签的透明罐子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从1994年开始航天育种研究工作,至今已有30年。

宁夏多措并举建设“四水四定”示范区

此外,今年新增八亩地村霖润山庄、二台子村栖乡里·米福星之家两个分会场。凭门票,游客还可选择在两个分会场品尝“敛巧饭”,体验雪地狂欢等冰雪活动。

2023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9.70%

北京8月28日电 (尹倩芸)据中国交通运输部28日消息,该部门将于今年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举办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论坛主题为“可持续交通:物流联通世界”。

台湾棒球青年点赞大陆球友:不仅会读书,球技也很棒!

黎巴嫩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本轮黎以冲突已造成黎巴嫩至少2968人死亡,另有超1.3万人受伤。黎政府表示,已有约120万人流离失所。据国际红十字会统计,2006年黎以冲突造成黎巴嫩1191人死亡,超9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